夜幕降临,暑热渐消。中兴街道官家村院坝里,二三十个板凳围成一个圈。结束了一天劳作的村民唠着家常,陆续落座。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夜话”——以“六进村”为载体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的院坝会,在蝉鸣与笑语中开场。
“‘两清两改两治理’是什么”“改厕政府有补贴,具体怎么申请?”……院坝里,村干部用通俗易懂的“土话”,详细解读了“两清两改两治理”的具体要求、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和惠民举措。“这样讲听得懂,像拉家常一样,啥政策都明白了!”村民陈世富笑着说。
这场院坝会,紧扣“六进村”活动主题,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将防溺水、防诈骗、预防食用菌中毒、家庭教育等实用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晚上乘凉还能学到防骗招儿,管用!”村民童开芝觉得这种形式“一举两得”。
“白天大伙儿都忙着农活,抽不开身。晚上开群众会,不耽误生产,大家乘凉休息时就能了解政策、说说心里话。”官家村党支部书记陈德智道出了选择“夜间模式”的初衷。这种“不误农时、家门口议事”的方式,深受村民欢迎。“有啥想法当面就能提,村干部也记着,心里踏实。”村民余运强对在现场反映的污水治理问题得到快速响应很满意。
夜间院坝会不仅成为政策宣讲的“广播站”,更化身为民情民意的“收集站”和解决问题的“前哨站”。截至目前,该村已开展夜间院坝会3场,覆盖群众100余人次。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环境整治、设施改善等方面意见建议5条,现场解答村民疑惑30余个。
最可喜的变化,既体现在村民的思想转变上,也反映在村里的实际面貌中。村里乱倒垃圾、乱堆杂物的现象明显减少,村民主动清扫房前屋后、维护公共区域卫生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以前总觉得房前屋后是自家事,村里干不干净是村干部操心。现在想法不一样了,村子是咱大伙儿的家,收拾干净了,自己住着舒坦,客人来了脸上也有光!”村民陈正乾边清扫自家院坝边说。
一场场坦诚的“板凳夜话”,正悄然在中兴街道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和美乡村的强大合力,推动村庄向着更洁净、更宜居、更文明的方向稳步前行。(通讯员 陈新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