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2日,印江自治县在思源中学举办了2025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实践育人”理念落地生根,为全县初中教师搭建一个教学创新与经验共享的高质量平台。
本次活动以“实践育人,创新赋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县三个初中教育集团、两个教育联盟的8名优秀教师参与角逐,多名教师现场观摩学习。活动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专业技能展示、专家点评和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教师们共同探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创新。

紧扣新课标要求,本次活动强调“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实践导向。参赛教师们围绕“校园噪声污染调查与研究”“家乡某一生物资源调查及保护研究”等三大主题,设计了多个富有特色的课例。思源实验中学教师张倩的《科学降噪,守护校园静土》课例尤为突出,她通过小组合作拟写校园噪声污染调查方案,引导学生用科学思维解决真实问题,最终荣获“最佳实践案例”称号。

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次活动突破传统赛课形式,设置了“多维度”考核体系。课堂教学展示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重点考察教师的课堂生动与问题解决能力。
在专业技能展示环节,教师们不仅需要提交现场说课和活动反思,还要提供活动过程视频实录,全面展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全程指导。张羽茂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发现身边的美——黄金分割比》被作为优秀范本展示,其细致入微地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赢得了广泛赞誉。

专家引领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圆桌论坛环节,评委组组长张勇指出,优质实践课应具备“四有”特征:有真实情境、有思维进阶、有社会参与、有育人温度。这一观点为教师课程设计提供了明确指引。张勇还表示,未来将建立“县域综合实践教育资源库”,推动校际优质课程共享,并计划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印江博物馆等共建实践基地,进一步拓宽育人场域。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综合实践课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此次评选观摩交流活动不仅展现了印江教育工作者深耕课改的创新智慧,更彰显了综合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的独特价值。印江自治县教育局表示,将持续以实践育人为导向,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通讯员 张玉勇 吴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