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印江要闻
木黄会师----红军长征中的第一次胜利会师



木黄会师简介

1934年10月24日,贺龙、关向应、夏曦领导的红三军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印江县木黄镇胜利会师。党中央特致电祝贺,并决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西挺进,开辟创立湘鄂川黔新苏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

史料记载,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是中国红军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来自不同战略区域的两支红军组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为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木黄会师是两军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转折点和里程碑。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受命正式组成红二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在人民军队征战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木黄会师关联链接视频资讯



4月17日,贵州新闻联播播出“党史中的贵州”红军长征中的第一次胜利会师---木黄会师

影视作品《雄关漫道》讲述

影视作品《长征大会师》第五集讲述


长征中的六次会师

第一次会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木黄会师

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命令,红六军团于1934年8月7日从湘赣苏区开始西征。9月上旬,红六军团击溃敌军8个团的“追剿”,顺利渡过湘江继续西进。

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3军会师。在红六军团到达黔东之前,红三军已于1934年5月到达,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政权,创建了黔东苏区。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两军团共同行动时,由红二军团指挥部统一指挥。

此次会师,红六军团不仅胜利完成转移任务,而且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起到了先遣探路的作用。此时,中央红军已突围长征,红二、红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遂向湘西发动攻势,并创建湘鄂川黔苏区。


第二次会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连续突破敌四道封锁线后,红军损失严重。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放弃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北部挺进。
红四方面军在取得嘉陵江战役胜利后,于1935年5月初继续向西转战,策应中央红军。在中央红军成功翻越夹金山时,红四方面军一部已攻占懋功,并前出至达维。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懋功会师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消灭红军的计划,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第三次会师---红25军与陕甘红军永坪会师


中央红军长征后,按照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指示,红25军于1934年11月离开鄂豫皖苏区,开始长征。红25军先后进入桐柏山区和伏牛山区,但发现在此创建苏区都比较困难,于是进至陕南地区,创建了鄂豫陕苏区。
1935年7月,在得知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后,为配合主力红军行动并同陕甘红军会师,红25军决定西进。
9月16日,红25军在陕西省延川县永平镇(今永坪)同陕甘红军会师。这次会师大大加强了陕甘苏区和红军的力量,为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四次会师---陕甘支队与红15军团甘泉会师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红军实力大大增加,并在两河口会议上确定了北上川陕甘的战略方针。

1935年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进军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战役计划,并把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路军,党中央、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当右路军历时数日越过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草地,等待左路军来会合时,张国焘提出种种借口,不愿北上,并要右路军南下。

为贯彻北上方针,中共中央被迫率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进占哈达铺。

在此,北上部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9月27日,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榜罗镇。11月2日,陕甘支队在甘泉地区同红15军团胜利会师。会师后,红一方面军恢复番号,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

两军会师后,立即迎击了国民党军的“围剿”,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巩固了陕甘苏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红军的行动。


第五次会师---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

红二、红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红军经4个月转战,于1936年3月下旬进至贵州西南的盘县、亦资孔地区。
这时,红二、红六军团接到北渡金沙江同位于甘孜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命令后,离开盘县地区,分两路向西急进,于7月1日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会师后,红二、红六军团和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此次会师,对于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促进三大主力会师,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次会师---红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会宁、将台堡会师

红二、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后,张国焘企图拉拢红二方面军支持他的错误主张,遭到红二方面军领导人的坚决抵制。在中共中央和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等力争下,两军共同北上。

1936年7月上旬,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出发,途经阿坝、包座等地,越过雪山草地,8月到达甘肃南部。红四方面军于9月上旬控制了漳县、渭源、通渭等广大地区;红二方面军于9月中旬占领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等广大地区。

就在此时,张国焘又提出西渡黄河的主张,经朱德和红四方面军一些领导人的抵制和斗争,加之在兰州以西渡河困难,张国焘不得不同意继续北上。

为接应红四方面军北上,红一方面军派出部分兵力,先后占领将台堡、界石铺和会宁等地。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红二方面军由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地区向北转移,于22日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胜利结束,使“中国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与抗日联军是有了坚强的支柱了”,“全国同胞是有了团结御侮的核心了”,对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调整国内政治关系“将要起一个决定的作用”。


(内容来源:新华网)


主   编:陈   刚   副主编:张泽琴

审   校: 田   勇    编   辑:刘再权

往期回顾

宾客云集 共谋茶业 第13届贵州茶博会铜仁分会场在印江举行

很嗨!有范!梵净山茶风风火火闯九州……

【闻着茶香去印江】来印江,请您喝茶!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