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张金勇:扎根基层践初心 实干担当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片

  张金勇,男,中共党员,作为铜仁市印江县供电局派驻中兴街道官家村的第一书记,在 2025 年 5 月新一轮驻村干部轮换的重要时刻,他带着组织的殷切嘱托,郑重接过驻村履职的“接力棒”。怀揣着为民服务的炽热情怀,他毅然投身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以坚定步伐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从迅速理清职责到深入走访调研,从全力推进组织建设到用心办好民生实事,他始终秉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作风,深深扎根基层,时刻心系群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激活红色引擎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作为第一书记,张金勇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他将提升组织力作为工作重点,把建强村级党组织当作首要任务,以固本培元之姿狠抓规范,全力推动组织生活制度化、实效化。

图片

  驻村伊始,张金勇便协助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他巧妙结合农时农事,将党的政策理论与农村实际紧密相连,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员们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接受教育,有效提升了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带富能力。

图片

  同时,他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在产业发展中勇挑重担,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在环境整治中冲锋在前,成为打造美丽乡村的“排头兵”;在矛盾调解中耐心细致,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在他的努力下,党支部真正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感

  “现在国家的各项政策都好,我们养殖户也有很多产业补贴政策,可目前最让我忧心的就是厂房用电不稳定这个问题。”在到村入户走访调研时,张金勇听到了群众这样急切的反映。

图片

  了解到官家村在用电方面存在的短板后,张金勇充分发挥自身在供电局工作的行业优势,积极奔走协调。他多次向供电局汇报官家村的实际情况,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为官家村争取到了 2025 年官家 1 号变配网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达 30 万元。这一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官家村的供电质量,为村庄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

  不仅如此,张金勇还把目光聚焦在群众的实际困难上。他将官家村种植大户胡小芳、养殖户陈启生户用电难问题,纳入第五批业扩延伸项目,预计 2025 年实施到位资金 10 万余元。同时,把全村低压下户线改造纳入 2026 年项目库,预计资金 20 万余元。通过这一系列电力设施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官家村的电力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完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感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基层治理:常态整治提升,擦亮环境底色

  驻村帮扶工作中,乡村治理是重中之重。张金勇到村后,紧紧抓住“两清两改两治理”的契机,积极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会、院坝会等进行广泛宣传。他坚持“支部带领、党员带头、春晖人士带动”的“三带”工作法,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工作深度融合。

图片

  在张金勇的组织带领下,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到日常清洁活动中。他们对公共区域及房前屋后进行常态化清理维护,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无论是炎炎烈日下,还是凛冽寒风中,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官家村的环境整治成果得到了有效巩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成为了官家村的一张亮丽名片,也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村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从机关到基层,张金勇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摸索到破局的转变。他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乡村振兴征程上的“驻村首卷”。然而,他的驻村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接下来,他将持续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加动人的为民篇章。(通讯员 程欣)

图片
图片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曾君子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