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贵州村戏·乡当好耍”第二季第一场全国民族非遗综艺擂台赛在印江文昌广场激情开赛。来自重庆的秀山代表队与贵州印江代表队同台竞技,展开精彩的非遗文化对决。以“村戏”为载体,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共创文旅经济繁荣发展。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田杰到场观看。



晚上7时50分,印江县城文昌广场灯光璀璨、热闹非凡,在播放了暖场视频、观看了精彩的开场节目《欢聚印江》《这就是秀山》后,两地书法家以笔为媒、互赠作品,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彼此的敬意。双方通过游戏方式确定出场顺序后,“贵州村戏·乡当好耍”第二季第一场跨越地域的非遗节目震撼上演。




本次两县参演队员阵容强大,节目内容丰富多元。比赛中,印江精心准备了花灯小戏《四喜临门》、民族舞蹈《阿涅的花背带》《土家铜铃响》、民歌联唱《印山歌》精彩非遗节目。秀山也毫不示弱,民俗表演《玩牛》、民间舞蹈《耍鱼》、民歌联唱《秀民歌》、花灯歌舞《龙缠灯》非遗节目精彩不断。两地演员们用优美地舞姿、生动的表演串联起印江与秀山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风土人情,既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的传统技艺、精彩的舞台表演,也体现了非遗传承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记录了印江、秀山两地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展现了黔渝秀美风情与独特文化,表达了两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本次擂台赛共分四轮进行PK,采取一对一交替形式进行,共八个节目,每轮比赛开始后,通过网络在规定时间内以投票和点赞数相加作为本轮投票的最终得票数。最后,四轮得票总数作为最终得票数,票高一方为本场活动最佳人气获胜方。





舞台上,光影交错间,山水灵韵、民俗风情生动呈现,台下观众沉浸其中,不时用手机记录精彩,掌声与欢呼声相互交织。四轮对决结束后,秀山代表队以总票数418541票对印江代表队406563票获胜,成为此次擂台赛胜出方。





“印江的地方文化非常有特色和浓郁,我们也展示了秀山地方文化的特点,通过相互学习,为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双方的友谊团结,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秀山队演员熊儒海参赛后激动地说。


本次非遗综艺擂台活动还创新采用“非遗+电商”模式,现场设立特色产品直播间,邀请两地知名带货主播进行直播推介,宣传展示两县特色农产品,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印江与秀山是同处武陵山区的“好邻居”,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自古便血脉相连、文脉相通,这是一场跨越省际的文化交流,更是一次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




“秀山和我们都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两地的非遗文化其实还是各有特点、各有魅力,能够激励咱们武陵山区整个文化带的一个共通共融,增进更多的交流,通过这种形式,两地的文化交流会更加的密切,暨是非遗文化的展示,更是民族团结的交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扬。”印江文旅局文化股股长、活动导演杨志勇说。



“我们进行这次文化交流交融之后,才知道印江也有花灯戏,这是我们文化的共通点,从一些节目来说,也有相融合的,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且从我们观众的角度来说,也是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秀山县文化馆副馆长李晶晶表示。(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治洪 任光勇 谢开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