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杨柳镇、板溪镇:辣椒移栽正当时





杨柳镇:订单辣椒移栽忙 产业发展“辣”劲足


谷雨过后,大地回暖,正是辣椒移栽好时节。连日来,在印江自治县杨柳镇各村田间地头,椒农们抢抓农时,打孔、移栽、覆土……一株株嫩绿的辣椒苗被栽入整齐的田垄,在阳光的映照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订单式农业“辣”出致富路


近年来,杨柳镇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紧紧围绕全县“2+N”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将辣椒产业作为富民强村的“红色引擎”,通过“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镇构建起“党建引领、订单护航、群众参与”的产业格局。



在中山村100亩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村党支部书记陈玉恒介绍:“我们按照统一订单、统一种苗、统一保险、统一肥料、统一收购的方式推进标准化种植,既保障了辣椒品质,又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目前,全镇参与订单辣椒种植的农户超过900户,种植面积达2200亩。


标准化种植“辣”出高效益



“株距要控制在35-40厘米,行距保持70厘米左右,这样既能保证辣椒植株通风透光,又便于后期管理。”在杨柳村的辣椒种植示范田里,镇农技工作人员方磊正在田间课堂现场示范移栽要领。


2e73112023590be3a602fe16958e733.jpg


该镇创新构建“1+1+N”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即1名技术员,1名村党支部书记,N个示范户),通过层级联动、示范带动、服务下沉的方式,围绕辣椒种植全过程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困难问题,切实助力全镇辣椒产业提质增效。今年来,已开展现场技术培训13场次。


“按照目前的进度,预计在5月10日前就能顺利完成移栽任务,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辣椒亩产预计可达1000斤,较传统种植方式增产15%以上。”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贾应坤介绍。


家门口就业“辣”出幸福感



辣椒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移栽、管护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村民就近就业搭建了平台。在中山村种植大户刘金城的辣椒种植基地中,村民李大芬一边熟练地移栽苗株,一边欣慰地说:“从整地开始我就在基地务工,既能就近干活,又能照顾家里,后期管护、采收也能接着干,这段时间就已经挣了1000多元。”

 


据统计,该产业已辐射带动13个村2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2025年,全镇辣椒产业总产值预计可突破600万元。通讯员 谯婷)









板溪镇:辣椒移栽正当时 订单农业促增收




连日来,板溪镇抢抓农时,全面铺开订单辣椒苗移栽工作。田垄间,村民们正按照标准化种植规范有序劳作,一株株幼苗在肥沃的土壤中扎根,勾勒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图景。

图片

“采取双行单株栽植,一般以间隔1米5划线开厢,厢面宽80公分,厢沟宽70公分,厢高20公分为宜,这种标准化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增强辣椒苗长势,保障辣椒产量及质量,提升种植效益。”板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杨位介绍。

“育苗基地离我们家很近,我在这里干活,每天有80元的收入,还方便照顾孙子。”上洞村育苗基地务工群众任廷芝笑着说。

图片

发展订单辣椒,使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增收,近期每天都有20余名群众在育苗基地务工,通过土地流转、大棚租赁、基地务工等方式,有效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38万元。

近年来,板溪镇立足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订单辣椒”产业,通过科学指导、标准种植、定点收购,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示范带动效应,2024年获得县级辣椒产业发展三等奖,2025年全镇发展订单辣椒4629.5亩,覆盖全镇30个村1865户,预计产量1800余吨,预计产值可达600余万元。

图片

下一步,板溪镇将继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主线,深耕“订单辣椒”特色产业,让科技赋能田间地头,用产业“椒”响强村富民主旋律,以满田新绿的辣椒苗,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通讯员 吴迪)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张向芬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