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印江要闻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 东西部共建“孵化园” 助力印江新市民家门口乐业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再上新台阶,与东莞市寮步组团帮扶携手共进,整合中央衔接资金以及寮步组团帮扶资金,在峨岭街道兴民社区建设占地21082平方米的就业创业"孵化园",改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条件。


图片
图片

4月22日,记者走进园区的印江翔云服装厂车间里,缝纫机针脚跳跃的节奏与工人们指尖翻飞的剪影相映成趣。来自安置点的唐松芬正专注地操作着缝纫机,她身旁堆叠的校服成品上,"印江制造"的标签格外醒目。

“去年5月份进入翔云服装厂,来的时候还是一个学徒,通过三个月的培训学习,现在从事车缝工作,每月可挣3000多元,这里务工时间相对自由,可以接送小孩读书,这份工作挺不错的。”唐松芬笑着说。

图片

据翔云服装厂负责人任廷慧介绍,翔云服装厂从去年5月份搬到就业创业孵化园,这里离峨岭街道安置点只有几百米远,安置点的人到厂里来上班十分方便,对企业来说,招工占天时地利,工厂生产的学生校服除了满足印江县域外,还为广东珠海、湖北蕲春等多地学校生产校服,今年还新增加了国外运动品牌的服装代加工。

“入驻园区快一年了,这里厂房宽敞明亮,好招工。厂内设有裁剪、车缝、包装等全流程车间,长期带动100余人稳定就业。” 任廷慧对于服装厂入驻园区非常满意。

图片

在另一边的银泰玩具厂生产车间,毛绒玩具在工人们灵巧的手中逐渐成型。车间负责人代婧表示,毛绒玩具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订单源源不断,今年增加了工人,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目前厂里每天约有200名工人上班,主要是需要照顾家庭的宝妈和60岁左右的留守中老年人。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了多种手工工种,让大家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又能兼顾家庭生活,实实在在地减轻了生活压力。"代婧介绍时说。

图片

如今,孵化园已成功引进服装厂、玩具厂、鞋厂等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为孵化园带来了蓬勃的发展活力,更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2018年搬迁到兴民安置点,在这里干了四年多,在家门口务工,少了房租和来回路费开销,每月都能挣3000至4000元不等,工资收入和在外地务工没有多大区别。”印江银泰玩具厂员工邢建婵说。

图片

据了解,印江就业创业孵化园为了让企业能够“拎包”入驻、实现长远发展,让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在硬件设施和政策支持上双管齐下。在企业入驻前,对整栋大楼的消防、地坪漆、水电、货物运输升降梯等硬件配套设施进行统一配套安装。企业入驻之后,通过社区代管,安排专人负责企业的公共环境卫生、保安、保洁等工作。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入驻企业在招工用工达到减免条件后,均可享受房租减免政策。

目前,该孵化园已成功带动安置点300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东西部协作的成功实践,让印江就业创业“孵化园”成为了群众增收的“新引擎”。(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明勤  杨文姜)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田林 编辑:张向芬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