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气温回升,杨柳镇4500亩生态茶园迎来了春茶采摘的黄金期,茶农、茶企纷纷抢抓时令采茶、制茶,赶早供应市场。
在何家村茶园基地,满山的茶树为山头披上了绿装,一垄垄精心打理的茶树抽芽吐绿,茶农们身挎茶篓,在青绿的茶垄间来回穿梭、指尖翻转,一捻一摘,片片鲜嫩茶芽便落入篓中,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回荡在青山绿水间。
近年来,杨柳镇何家村采取 “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茶 420 亩,其中村集体合作社按每亩租金 250 元流转散户茶园 280 亩,进行统一管护、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家里的5亩茶园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不用担心管护和销售的问题,空闲时我还可以来基地务工,一年下来,茶叶带来的收入不低于一万元。”何家村村民刘明娥一边采摘茶青,一边笑着说道。
“手脚麻利的采茶工每天能采摘茶青2斤左右,茶厂按每斤50元收购,当天结算工资。”何家村会计何天情介绍,自茶园开采以来每天都有50多人务工,多的时候能有上百人,采摘工资平均每人每天100元左右,这片茶园让村里及周边的闲散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务工。
山上采茶忙,山下茶飘香。走进天松茶厂加工车间,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制茶机器轰鸣运转,上午刚采完的鲜叶,经过摊青、理条、整型、提香等多道工序后,嫩绿的鲜叶逐渐变为扁平直滑、色泽翠绿的翠峰茶,成为好茶之人的“杯中客”。
“按照目前茶青收购情况来看,今年预计能炒制翠峰茶2000斤左右,我们现在收的茶青晚上就加班加点生产,确保春茶及时上市销售。”天松茶业负责人何天松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杨柳镇抢抓发展机遇,把茶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持续深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茶产业逐步由分散化、作坊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2024年,全镇干茶产量29吨,产值约860余万元,累计发放劳务工资180余万元,实现了群众增收、茶企增效、产业提速。今年,全镇茶叶整体长势良好,预计春茶干茶产量可达5吨,产值约540万元。
下一步,杨柳镇将聚焦全县抹茶产业发展规划,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依托贵州高原明珠茶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抹茶产业,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在2025年建设抹茶基地1500亩,新建碾茶加工生产线2条,进一步做大做强生态特色优势产业,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通讯员 谯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