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 | 印江“六招”推进白酒产业开发提升

近年来,印江依托“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以扩规模、提等级、延链条、增效益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着力实施“六招”举措,全力打造铜仁市酱香型白酒生产核心区、主产区,聚力推动白酒产业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做响品牌。


微信截图_20250228214853.jpg



抓体制机制,提高发展效能

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印江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白酒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部门团体联合,成立红色酒业联村党委、红色酒业协会、红色酒业协会党支部联合部门抓组织、资源、项目建设。编制白酒产业链发展图谱,明确产业重点工作、项目、招商清单,形成“一专班、一意见、一措施、三清单”政策体系扎实推进产业建设。


图片



抓规划引领,规模化建园区

按照“一区三园”总体规划,印江规划建设“木黄白酒产业园”,配套完善水、电、网络、环保等基础设施,打造20亿元级白酒产业。规划白酒园区 134.76公顷,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县内打造1万亩优质酿酒原料生产基地。引进园区白酒企业、项目6个,总投资金额8亿元,产能6500吨/年以上,预计到2025年底,实现酱香型白酒产能达 10000吨以上。


图片


抓主体培育,聚焦提质增效

抓好招商引资,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每年引进年产能 1000 吨以上白酒企业2家。做大骨干企业,以国有控股的贵州省木黄酒业公司为龙头企业引领,建成日处理能力 300 立方的白酒园区污水处理厂,全力助推国缨酒业、金麓酱酒、红色木黄酒业达产满产,开工建设木黄会师窖酒业年产 2000 吨等白酒项目。做强规上企业,支持以木黄会师窖酒业、国缨酒业、金麓酱酒为代表的企业做大做强,上规入统。


图片


抓产学融合,激活发展动能

围绕构建白酒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县人民政府与贵州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挂牌“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黄永光工作室”和“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博士工作站”,开展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等全过程合作。在印江职业技术学校申报设立酿酒工艺与技术专业,设“实验班”和“黔匠班”两个班种,推动印江职校“酿酒工艺与技术”成功入围贵州省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一县一业优质专业”项目。聚焦技能人才,引进酿酒师、酒体设计师,高薪聘请技术人才、工匠师傅就职于企业,聘请中国白酒大师、高级工程师为企业顾问,为酒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图片


抓品质升级,推进品牌赋能

严格生产管理,抢抓证照办理机遇期,2023 年以来新获批白酒类食品生产许可证 3张,对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产品溯源等进行规范,推进品质持续提升。打造品牌形象,实施贵州“木黄窖”酒产业发展产能提升和品牌培育建设项目,制定“木黄窖酒”标准体系,举办贵州“木黄窖”酱香白酒品评发布会,全方位打造“木黄窖酒”品牌。推进酒旅融合,结合红色文化、书法文化、绿色生态等资源优势做长产业链条延伸,探索和建设酒旅融合发展“梵净酒谷”,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图片



抓政策扶持,助推“东西”协作

2022 年以来共申请东西部协作资金2380万元,支持印江自治县木黄白酒产业园木黄窖酒产能提升和品牌培育项目,用于贵州省木黄酒业酿造车间、包装车间和罐区建设。项目直接带动 360人务工,已建成项目带动 108 人稳定就业,已实现分红70万元。县政府连续三年出台《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每年设立500万专项资金支持包含白酒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不断在苏州市、东莞市拓展印江白酒销售市场。截至2024年年底,梵台、木黄窖、木黄窖 1934、红色木黄、木黄窖礼聚、木黄窖仁聚、木黄窖德聚等品牌已在全国 18 个省市,建立销售网点 160 余个。


图片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往期回顾

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美好家园|文明为笔 ,描绘印江幸福新画卷
印江:特色体育大课间 舞动校园新活力
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 | 印江:不误农时不负春 春耕备耕正当时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田林 编辑:刘承芳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