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新春走基层 | 印江大云村:村落变迁见证乡村振兴新画卷



  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大云村,位于峨岭街道南部,有着极为便利的交通,这为大云村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曾经的大云村是一个基础条件较差的村落,如今发展成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民风淳朴的“幸福”村。这一显著变化不仅彰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也成为了印江自治县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缩影。



  走进大云村,一幅绿意盎然、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在记者面前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路旁一盏盏的太阳能路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独栋小白楼,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图。整个村落宁静祥和、绿树环绕,呈现出一派村美、人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风貌,这是村民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生动体现,邹圣英老人感慨万千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生活条件也好,60岁就能领取养老金,老年人很幸福了!”



  这幅乡村“新蓝图”得益于大云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20年,大云村成立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大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党支部+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这一创新的发展模式迅速激活了大云村的经济活力,为村庄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云村通过发展灵芝种植、辣椒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辣椒和灵芝这两种作物不仅在当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还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村民叶荣霞说:“小孩在上初中了,出去进厂就照顾不了孩子,现在好了,我们村发展了不少产业,在家门口就能有工作,孩子照顾到了,生活费也不用愁,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与此同时,大云村还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深挖大云土地、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一系列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云上居、状元故里、严寅亮故居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大云村的新名片。



  “趁着周末休息,约了几位朋友来云上居来小聚一下,来的路上看到这边有好些草莓园,就停到这里来摘点草莓。”家住印江的陈茜说。此时正值草莓上市的季节,连片的草莓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大云村发展了160亩草莓采摘园和110亩西瓜园,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好去处。



  据统计,通过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大云村已经带动了产业经营性收入超过500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还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大云村不仅在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还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通过走访宣传、民心网格、家庭评比等形式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全方位创建乡风文明,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并投资26万余元修建了大云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有效推进乡风文明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也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新风。



  大云村党支部书记左炼表示:“近年来大云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素质,而且每年末村集体经济收益进行利益分红,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显著增长。”


  如今的大云村,环境美了,生活甜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云村将继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努力打造生态美、产业兴、民风淳的乡村新蓝图,坚持党建引领,深挖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为和美乡村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云村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印江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 石晶晶 部分图片由王治洪 左炼 摄)

  

图片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田勇 编辑:张向芬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