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县智成中学教师张芬,从教22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要想做好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坚守初心,当好学生引路人;要锤炼匠心,争当教学引领者;要倾注爱心,争当学生贴心人。”这是她掏心窝子的话,也是从教22年来一直坚持“三心”育人,躬耕教坛的方向。
点击视频播放

走进印江自治县智成中学,在一位学生的指引下,一位很朴实的女教师进入眼帘,她就是张芬。张芬自2002年8月到印江智成中学任教至今,作为一名教师,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人师表,坚守自己“清清白白为师、堂堂正正育人,勤勤恳恳做事” 的教书育人理念,不忘教育初心,甘守一生清贫,默默无闻,护得桃李满园。
“张老师严于律己,治学严谨,要求严格,也平易近人”高二年级部主任陈磊这样评价张芬。
在张芬的心里,始终铭记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即“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然而,怎样为学生一生着想?怎样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张芬告诉笔者,“我不会花言巧语,我觉得用过多的言语来训导,不如用实际行动来示范”。在学校,张芬不早退、不迟到、不旷工,遵规守时,严于律己无人不晓。她总是提前时间到校,推迟下班时间离校。谈到守时,但令她腼腆的是,从教22年,有一次迟到2分钟到校。2023年1月22日早上,张芬有第一节早读课,她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到校,冬天的气温是寒冷的,凌晨天未亮,看不清天气情况,然而突然天降大雪,雪花蒙上了眼镜,深度近视的她,看不清道路,路又滑,有些路段推着车艰难前行,还滑了一跤,但她咬牙坚持前行到达所任教的班级,一看时间,迟到了2分钟。这事让住校的全体同学们惊讶,惊讶的不是老师终于会迟到,而是还在下那么大的雪,老师都赶来陪伴,懂事的学生心疼张老师风雪无阻,担心老师的安全。他们认为,就是一整天不到,都会理解。那天,张芬向同学们道歉,向学校说明了原因,做到了以身作则。笔者也说:“这种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可以理解”。张芬说:“迟到就是迟到,就该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对于学生来说起到示范作用”。这2分钟,算不算迟到,张芬以此事为契机,在班会课上给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激烈地辩驳讨论,给老师、给学生留下了人生的思考,因势利导给学生们的心中播下了“规矩”的种子,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回到现实,对于这次迟到,张芬还十分自责,她说要是看看天气预报,要是提前起床也不会迟到。现在张芬每天睡觉前都留意天气预报,形成了习惯。由于张芬时时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生们十分守纪律、懂规矩。
张芬深知,班主任是全班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在班级管理中,张芬将 “德”字应放在首位,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张芬善于从生活细节着手,有一天,张芬发现教室地面上有口香糖痕迹,于是带着学生把口香糖痕迹一个个抠除干净,让学生体会到清理口香糖痕迹的不易,改变学生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观察学生饮水后,在教室里放一个小水桶,避免了学生冲洗杯子把水倒向窗外不文明现象。平时张芬还引导学生多读中国历史,传承中国文化,涵养家国情怀,学会做人处事,使他们健康成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张芬说:“不是每个人都很聪明,在通达成功的路上,唯有时刻勤奋地努力,辛劳地付出”。张芬在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勤于学习,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设计环节,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当家人们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她还在网上搜索优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其精华,因材施教,力争把每一节课上成“公开课”“示范课”,使课堂十分有效。
学生吴世豪说:“张芬老师的授课风格非常生动有趣,她能够把复杂的知识点以简易懂的形式呈现给我们”。张芬在执教《酶的作用和本质》,将一袋洋葱带入课堂,要学生和老师一起剥洋葱,一会儿张芬问大家,有什么反应?学生回答:“我们都流泪、流口水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大家看到白生生可爱的洋葱,要被做成下饭菜流口水,还是于心不忍,禁不住流出了泪水?这一问,给学生们逗乐了。张芬创造性地将“催泪酶”引入酶的新课;接着她又问:“生活中被蚊虫叮咬,我们农村人会用自己的口水消毒,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这一问,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还涉及到了个人卫生方面。张芬因势利导,从而引入“溶菌酶”。张芬解释,人的唾液、眼泪中含有溶菌酶。唾液溶菌酶作为一种具有酶特性的阳离子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具有抗茵抗炎作用。这样采用设问,打趣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剖析,营造了轻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效果,让学生对酶的作用有了形象地的认识,对问题的本质有了充分地理解。
年级部主任陈磊告诉笔者:“张芬老师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用心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例题丰富,细心讲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教师。”由于张芬授课质量高,效果好,所执教的生物学科,多次获教育教学质量奖。
为了使教育教学更加优质,张芬在教学之余,还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平时坚持阅读报刊杂志和专业书籍。还利用空余时间,钻研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向专业教师求教,交流教学经验,于2023年在全县的高中生物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教育的真谛是“爱”。张芬说:“对于学生要‘严’,更要‘爱’,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李铁桥是来县外的一名学生,刚到智成中学时经常逃课,特别痴迷上网,上课还喜欢打瞌睡。通过了解,李铁桥很聪明,在松桃县就读时,就有这些不良习惯,家长送他来印江读书,是希望通过封闭式学校管理,得到纠正。面对积习难改的李铁桥,怎么让他摆脱困境?怎么才能达到家长的愿望?张芬静下心来,立下攻坚计划,坚持每天和李铁桥说说话,谈谈心,了解他平时关注什么,没有指责他什么,而是通过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夸他头脑灵活,记性很好……,带着他写写字练练书法,让他看看铜仁的风土人情图片,对比旧时与现在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当李铁桥看得兴奋的时候,张芬希望他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让李天桥逐步能坐下来,静下心,让他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地引导李铁桥将注意力从网瘾中转出来,再转移到其他的兴趣爱好上,又通过心理辅导,抚平其因离开网络而出现不安、焦躁的情绪,让李铁桥变得发愤学习,更加自信。值得欣喜的是,后来李铁桥还变得很有礼貌,帮助同学,热爱班级体,最终他考入了贵州师范大学。现在李铁桥在国家移民管理局一个出入境边队检查站工作。回忆当年,他深深地感叹:“如果不是张老师及时引导我,我可能走上违法的道路了,可以说张老师是我的救星。”

事实上,张芬对全体学生是贴心的。无论学生成绩是好中差,无论是优秀学生、问题学生、后进学生,无论是不同的家庭背景,她都平等对待,关心爱护他们。课后,她不是在办公室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就是在教室陪着学生一起学习。周末或假期,她会关注每一个留校的学生。学生们说,张老师会经常给我们这些留守学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如:端午送粽子、中秋带月饼、冬至分享饺子等,学生们感觉到张芬老师十分贴心。在张芬的悉心教育和管理下,班上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行为规范表现都很优秀。由于张老师班级工作成绩突出,学校多次授予她“优秀班主任”称号。
关于未来,张芬说,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一颗责任心,只有继续埋头苦干,勤勤恳恳,默默付出,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躬耕于三尺讲台,用实干铸就师魂,创造属于自己价值的人生。(通讯员 任敬伟/视频摄影、编辑 代琴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