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语】抚今追昔忆峥嵘,鉴往知来谱新篇。2024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木黄会师90周年。为缅怀红军在印江的光辉业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印江融媒体中心联合贵州日报社、印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追寻红军足迹·喜看印江变化”专栏,组织栏目采访组追寻红军足迹,走近红军在印江时经过的乡镇、村寨、山山水水,重温峥嵘岁月,倾听历史回响,喜看老区变迁,展现老区新颜,在传承红色精神中凝聚奋进力量。

美丽村庄木黄村,是一块红色热土。1934年10月24日,来自不同战略地区、从未谋面的中国工农红二、红六军团历经艰辛在木黄村成功会师,创建了云贵高原上第一个红色政权——黔东革命根据地。
8月1日,“向新黔行区域协调发展”融媒行走进位于铜仁市印江自治县的红色美丽村庄木黄村,感受这里的红色文化。
木黄会师纪念馆
木黄村是木黄镇集镇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0个村民组548户2015人。
目前,木黄村有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军部旧址(纪念馆),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红三军政治部旧址和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木黄会师纪念馆,会师柏及会师广场、红军泉、红军长征历史步道等红色资源。
“近年来,木黄村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木黄·会师小镇’打造成贵州首批23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之一。”印江县委组织部组织二室主任李月介绍,木黄村充分发挥红色“革命老区”和集镇资源优势,依托“一核一环一带四节点”空间体系,打造“会师柏-会师广场-会师纪念馆-红二、红六军团军团政治部-会师纪念碑”等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鼓励党员群众参与发展特色小吃、工艺品等旅游附加产业。
木黄村“莞印桥”
“截至目前,木黄村共有传统特色食品店30余家、注册商标5个、红色文创工艺品企业1家、农特产品经营店5家。”印江县社会协作中心主任梁黎林告诉记者,仅2023年,前往木黄村体验红色文化的游客就突破30万人次。
此外,木黄村还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合作发展型、租赁服务型、资源盘活型”三型模式发展集体经济。
合作发展型。采取“党建引领+培训中心+村集体经济”方式,整合资金300万元与梵天菌业共建红色文化研学中心,公司按照固定投入的5%和开设班次取得效益的20%分红给村级集体经济。
租赁服务型。将村级集体资产门面248㎡及2024年初建设完工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小木屋出租,每年创收8万元。
资源盘活型。持续用好用活游客接待中心和生态停车场资源,停车场2024年预计可实现经营性收入1.4万元。
木黄村的会师柏
“2023年,木黄村实现各型经济总收入超过34万元,群众分红达8万元。”梁黎林说。
如果说村庄有属于自己的颜色,那木黄村一定是红色,红色是木黄村最鲜明的乡村底色和最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木黄村以“红色文化”为引擎,带动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红色旅游与绿色产业交相辉映,奏响了木黄村蓬勃发展的交响曲。(多彩贵州网记者 洪英杰)
来源:多彩贵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