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茶产业发展,茶产业成为了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主导产业。

阳春三月,气温回升,印江自治县湄坨国茶园云雾缭绕,嫩绿的新芽迎春俏立,一片片茶园碧绿如染。每天天刚蒙蒙亮,当地以及相邻的江口县德旺镇的100多名群众就会背上竹篓,穿梭于茶树间采茶。
湄坨村65岁的村民李国军,多年前就自己种植茶叶,已发展了10亩的规模。3年前,村里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茶产业,他就把10亩茶流转到合作社,收取流转金,还可以到茶园务工,也不必担心茶叶的销售问题。 

“我入股合作社,十亩茶叶每年有3000多块钱,每年我和老伴在这里采摘茶叶,每人有一万多块钱收。我还在这个茶山管理卫生,每年有4800元。每年我们家在这个茶山上可以赚三万元左右。这样日子越过越幸福。”湄坨村村民李国军说。
高山云雾出好茶。湄坨村依托周边现有茶园和良好自然资源,抱团发展,积极盘活茶产业,共发展生态茶园2608亩,2020年茶叶产值超过1000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成为全省十大茶旅目的地之一,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茶旅一体化的发展,让很多群众开始尝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我们村的茶园,本着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全村共有茶叶面积2600余亩。解决长期劳动力就业30余人,带动周边劳动力600余人,每年发放工资和土地流转费共40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在家和周边的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湄坨村村主任李文科介绍。同样,随着气温不断回升,峨岭街道峨岭关黄金芽茶园基地,成片的黄金芽茶树散发着清香,行走其间,沁人心脾。
该茶园陆续开采,为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每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来到茶园采摘茶叶,增加收入。
“我们上茶山来采茶,政府派车子免费接送,中餐也是免费吃。我每天可以采摘四、五斤,有100多元的收入,也可以照顾孩子们读书,真是两全其美。”兴民社区搬迁群众张艳说。
每年3月至4月是茶叶采摘高峰期,只要有茶园需要工人,兴民社区就会组织群众到茶园采茶,搬迁群众成为采茶的主力军,到茶园务工成为搬迁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
据兴民社区第一网格长杨文说,兴民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群众来务工,每个人每天的收入都有100多元,一方面为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也为移民搬迁和周边的群众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印江融媒体记者 张向芬 任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