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印江 > 民俗文化
印江合水白皮纸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树皮(特别是楷皮)、麻头、破布、鱼网之类原料造出了质量精良的植物纤维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大增加,蔡伦造纸的技术、方法得以普遍推广和应用。

印江地处黔东北武陵山区,位于贵州高原,古属“蛮荒之地”,因地域封闭隔绝、经济、文化非常落后。唐开元四年(716年)置县,元末明初,随着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最渗入,蔡氏造纸也传入印江,并在印江的合水、新场、平楼一带得以扎根、推广和提高。据传,当时这一带的几百户人家都有造纸作坊,大户人家有十多个作坊,所生产的纸除销印江外,还大量销往周边县,广泛应用于当时的“志书”、“公文”、民间“契约”、习字作画、制作斗笠、灯笼、纸扇、纸伞等。“蔡伦”也被印江民间造纸业主和纸工们尊为“鼻祖”、“纸神”,并立蔡伦位于坤龛上供奉。

印江蔡氏造纸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产品是“印江白皮纸”。印江白皮纸以合水生产的白皮纸为代表,以其纸质坚韧、细腻、色泽洁白,吸水性及吸墨力强,耐保存等特点著称。造纸原料只选定“构树皮”(又称楮皮),不使用其它杂料;其生产工序复杂,号称“七十二道”;其生产过程包括选料、蒸煮、浸泡、漂洗、碎料、春筋、打浆(加松膏)、舀纸、晒纸、伙垛、分刀、捆扎、包装等多种工序。造纸艺人把整个过程总结为:造纸不轻松、七十二道工、道道须认真,外加口吹风(揭纸点数须口吹纸角扬起)。关于舀纸这道工序,当地纸工有这样的传说:说蔡伦先师在试验舀纸达道工序时经历了数百次失败,仍想不出一个妙法,入夜,精神疲倦而眠,梦见纸已舀成,醒来原是梦,但觉嘴边湿滤滤的,粘乎乎的,用手摸,原来是“梦口水”,顿然醒悟,认为是“神仙”指点,在纸浆里加入带粘性的松膏,使舀纸工序获得成功。由于重视选料和讲究生产工艺,故生产的白皮纸具有韧性强、细腻而不松散,色白而不反光,吸水不浸渍等特点。为保证质量,出厂时,还坚持“三重视和一足一拉”的检验标准。“三重视”:重视纸质纯净、色泽洁白、无破烂;“一足”:每刀纸保证一百纸足额,而且恰好为0.95市斤,只允许正负差一至二钱,不能过轻过重、轻则薄、重则厚,都有损质量要求,“一拉”,是对纸质坚韧度的考核,必须符合“拉力”要求,检验方法是:取一小块长27厘米,宽0.8厘米的单层白皮纸条,系重物1.4公斤,提起不断则为合格。根据各方面用户的要求,白皮纸张幅规格已有多种,其中主要有40×50厘米和50×70厘米的“文章纸”,用于书写、绘画和印刷;有40×63厘米的“雨伞纸”,为制伞专用纸,也可用于制作斗笠,油纸、印花纸和“纸牌”之用,使用油脂喷涂后,能抗雨水冲刷,经久耐用;还有一种23×40厘米晌用于祭礼用的“清明纸”。以上各种规格的纸也可适宜另作它用。

早在清末民国初朔,合水的白皮纸就以其纸质优良而闻名退尔、享誉四方。曾一度畅销全省,远销四川、湖南、广东、福建、天津、南京等省市,出口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其性能特点是机制纸所不能替代的,是印江有名的地方特产。

据合水卢姓相传,合水白皮纸的生产始于明末清初,生产技术是卢姓始祖卢依远由江西入黔定居时带入。据传卢依远原姓姜,因避祸逃往贵州来到印江合水晌,卢依远便是合水地卢姓始祖。卢依远来到印江后,先在印江木黄喻家寨居住,后又带儿子卢加宾、卢加凤到合水石窝、香树坪择地安居。时因合水地域盛产构皮,卢依远有用构皮造白皮纸之技术,于是建了一间小型茅屋为造纸作坊,就地取材,开始了白皮纸的生产。由于造纸工序中大小劳力皆可用,生产白皮纸利润高,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自合水之兴旺到新场,沿河流两岸十五华里之村寨大约五、六百户人家皆从事手工造纸业,抗战期间合水白皮纸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因供不应求,重庆五大商号经理岳茂林、岳金廷、张山云、王德山等长期在合水街上坐收。为了维护造纸户和消费者的利益,由各造纸户共同集资,成立了“蔡伦会”,从会员中选举德高望重者为会首,操持会中日常事务。在合水地有蔡伦三月十八(古历)诞生的传说,所以每年的三月十八日被定为祭会日期,又传,合水蔡家坳一带蔡姓是蔡伦之后代,生产的白皮纸仍采用蔡伦造纸工艺生产。

合水白皮纸作为书画用纸,尤其被一些书画名家和书画爱好者所喜用。清末书写北京“颐和园”。受慈禧赏识的印江书法家严寓亮喜用印江合水生产的白皮纸代宣纸。民国九年,梁启超曾托严寓亮购印江合水纸,要求将纸的张幅改为3.2×1.6尺,加厚二度,按重量比照计价。民国三十二年,著名画家徐悲鸿在四川、贵州期间创作的大量国画中也有不少画幅是用合水生产晌白皮纸图绘的名作,并赞曰:“白皮纸的吸墨力强,坚韧绵扎,细腻白泽,折不起皱纹,画与纸相得益彰”。一九六四年,著名画家李苦禅、郭味渠赞合水白皮纸性能好,适宜画水墨。故于一九八二年元月,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驻铜仁记者史可夫,曾以《画家怀念印江皮纸》为题,报道了一些书画家的需要和感情。同年十二月四日,史可夫又以《“益使丹青添墨韵”——印江皮纸》为题,将名画家李苦禅用印江合水纸绘的《卧鹭图》照片推荐登于《贵州日报》上,意在敦促印江合水生产绘画用的白皮纸。

“印江蔡氏造纸”这一传统文化,以其廿老的原始生产作坊和传统工艺生产白皮纸,已在印江合水地传承了几百年,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和历块上的封闭隔绝,使其生产工艺以传统方式得到保存和延续,但也因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使这种传统工艺几经风雨和兴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印江县人民政府为发展印江经济,十分重视合水白皮纸的生产,在合水一带成立了白皮纸生产合作社拨款修建工房一间,还对造纸户发放大量贷款,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一九五四年大搞技术革新,在水槽里加红、绿等色,又生产出彩纸;改柴灶蒸料为用煤烧锅炉蒸料,既缩短了时间又节约了资金;改进纸的规格,将廉纸加宽加长;改旧式操作为用提手拉竿操作,既省人力又降低了劳动强度,造纸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据一九五七年底统计,合水乡三个村从事造纸的有401户,695人,年产白皮纸45吨,一九五八年秋,组建地方国营合水纸厂。一九六一年调整为集体联办纸厂。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散联办纸厂,恢复以家庭为主的手工造纸。据一九八五年统计,经营造纸业的有594户,864人,年产白皮纸385吨,其产量与五七年所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构皮)紧缺所致。

面对现代化市场的冲击,历史上曾一度兴旺的印江蔡氏造纸业,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在本地仍有一定的市场,但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大量的作坊被撤毁、荒废、从业人员大量改行,现仅存四十多个作坊,一百多人从事生产,所生产的拆卸以纸也仅限于地方民间书写“契约”、制作斗签,鞭炮引线用纸,传统手工造纸的经济功能日益萎缩。

近几年,随着印江经济的发展,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印江以佛教名山“梵净山”为中心的旅游业也正在蓬勃兴起。“印江蔡氏造纸”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工艺以其原生态特点,在“梵净山”文化旅游中,越发显现出特有的活力。为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有识之士已建议有关部门把“印江蔡氏造纸”作为旅游资源纳入梵净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之中,使其与印江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并在合水一带选点建设“蔡氏造纸民族文化村”,以“独特化而非规模化”提升印江蔡氏造纸的文化品味,增加旅游的文化含量,利用旅游市场带来的商机,赢得传承和发展的广阔空间。(/罗会芳 现贵州省印江自治县文物局)